2021年兩會提案民政答復——【養老人才】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2-21 人氣:635 |
民政部對“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和職業教育投入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21〕734號 趙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和職業教育投入的建議”收悉。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相關教育體系建設、提高養老服務專業教學質量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教育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增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重要性認識的建議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養老護理員是從事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服務的人員,是養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保障,是解決家庭難題、緩解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養老等社會服務業緊缺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出臺多個相關政策措施。民政部會同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基于行業人才需求,研究加快社會服務領域人才培養培訓,支持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修訂發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新標準放寬了養老護理員入職條件、縮短了職業技能等級的晉升時間、拓寬了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空間,有利于吸引更多勞動力投身養老服務事業。二是建立養老護理員褒揚機制。在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質量評價工作中,逐步加大養老護理員與老年人的照護比例、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數等指標的權重。開展養老護理員關愛活動,加強對養老護理員先進事跡與奉獻精神的社會宣傳,讓養老護理員的勞動創造和社會價值得到尊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員隊伍正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學歷看能力”的良好氛圍。三是逐步構建鼓勵養老護理員從業的政策措施。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逐步建立依據職業技能等級和工作年限確定護理價格的制度,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吸引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陜西、貴州等6。▍^)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 二、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教育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是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鼓勵技工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護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指導技工院校加強學科建設,培養更多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2021年3月,教育部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鼓勵院校根據醫養結合、心理健康等產業發展新崗位、新需求,靈活設置專業方向。支持有關高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養老服務”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同時支持高校開展涉老、養老服務相關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各高等學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現有資助政策的基礎上,采取減免學費、特殊困難補助等措施對學生進行資助。養老服務等專業學生可根據規定享受各項資助政策。二是擴大人才培養規模。自2015年起,教育部在養老服務相關領域遴選立項了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來自地方政府、行業和學校的多家試點單位在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重點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育模式和管理制度。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73號),將養老護理員納入補貼性技能培訓范圍,面向所有有意愿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培訓,確定了到2022年底前完成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的發展目標,解決了“沒錢培訓”的問題。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培訓養老護理員超過80萬人次。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將養老護理員培訓作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重要內容,明確所需經費從失業保險基金支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中列支。三是引導做好高職?葡嚓P專業擴招工作。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高職?茢U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增設護理、養老、家政服務相關專業點。同年,教育部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遴選確定了9所設置有養老類專業的職業院校,著力打造老年服務與管理、護理等10個養老服務高水平專業群。 三、關于提高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教學質量的建議 一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深入推動產教融合,促進院校與養老機構合作育人、合作發展,將專業標準與行業標準相互銜接,提高養老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鼓勵職業院;蛐F蠊步ㄒ慌葘嵱柣,提升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指導各地各校探索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提高實訓基地的規劃、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職業院校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推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2017年,教育部發布高等職業學校老年健康與管理、中醫養生保健、護理等專業教學標準;發布高等職業學?祻椭委熂夹g專業和中等職業學?祻图夹g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2019年,印發《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職業院校貫徹落實國家教學標準,開設老年人健康管理事務、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心理學等課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加強實踐性教學,規定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三是開發養老服務相關課程和教材。遴選了《老年護理》、《老年人康復服務指南》、《養老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培訓》、《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教材—老年照護》等多種養老服務領域相關“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其中包括老年照護領域的1+X證書配套教材。 下一步,民政部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力度推動養老服務人才發展,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計劃。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培訓包》,提升培訓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持續組織開展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等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二是抓緊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水平評價機制,有序放開評價市場,力爭各。▍^、市)有3至5家社會化水平評價機構。三是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中,將基礎照護、康復服務等醫養內容,作為五級、四級、三級等一線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主要內容,參考培訓學時占總學時的40%-60%,有效提升養老護理員醫養服務能力,解決醫養結合“沒人干”問題。四是圍繞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養老金融服務、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等優化專業設置,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引導擴大養老服務領域相關專業招生規模。在高職?茢U招專項工作中將養老相關專業作為重點領域予以持續推進,加大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力度。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7月9日 民政部對“關于建立養老護理員隊伍長效機制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21〕727號 郝世玲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養老護理員隊伍長效機制的建議”收悉。您提出的關于營造尊老敬老服務氛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養老服務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營造尊老敬老服務氛圍的建議 一是建立養老護理員激勵機制。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發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由四個增至五個,新增“一級/高級技師”等級,明確康復服務、照護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等職業技能;對申報條件進行了較大調整,增加了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大專及以上畢業生的申報條件,規定中職中專畢業生可直接申報四級/中級工。養老護理員隊伍正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學歷看能力”的良好氛圍。此外,在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質量評價工作中,逐步加大養老護理員與老年人的照護比例、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數等指標的權重。二是營造關愛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此外,各地還將舉辦形式多樣的養老護理員宣傳展示活動,加大養老護理員感人事跡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愛養老護理員的氛圍。三是表彰獎勵養老護理突出貢獻先進個人和集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作為國家獎勵表彰的綜合管理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表彰獎勵先進模范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視包括養老護理員在內的從業人員表彰工作,在各級各類表彰中注重向基層一線傾斜,大力支持民政部開展養老服務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工作。 二、關于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養老服務的建議 近年來,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擴大養老護理員隊伍。一是修訂完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修訂發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新標準放寬了養老護理員入職條件、縮短了職業技能等級的晉升時間、拓寬了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空間,有利于吸引更多勞動力投身養老服務事業。同時,新標準規定中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的,可越過五級/初級工等級,在零工作基礎上,直接申報四級/中級工等級,這有利于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養老護理員隊伍。二是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等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陜西、貴州等6。▍^)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鼓勵養老服務機構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掛鉤機制,促進養老護理員的技能等級和收入水平同步提升。 三、關于加強職業教育培訓的建議 一是加大培訓力度。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73號),面向所有有意愿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培訓。要求各地將養老護理員等作為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納入本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兩目錄一系統”,按規定落實好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創業培訓補貼以及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確定了到2022年底前完成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的發展目標。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培訓養老護理員超過80萬人次。鼓勵技工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護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指導技工院校加強學科建設,培養更多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二是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強化法治建設,把養老服務標準化工作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法規政策中;強化部署落實,把養老服務標準化納入發展規劃、“放管服”改革等重要任務中;強化動態監控,把養老服務納入地方公共服務質量監測重點。2017年起,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為期四年的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對標達標,按標準開展服務、向標準要質量的意識在養老服務行業得到明顯提升。 下一步,民政部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力度推動養老服務人才發展,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計劃。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計劃,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培訓包》,提升培訓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持續組織開展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等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二是抓緊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水平評價機制。有序放開評價市場,力爭各。▍^、市)有3至5家社會化水平評價機構。三是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推動養老護理領域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暢通養老服務人員的技能勞動者職業發展通道。四是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立法進程,完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機構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7月9日 民政部對“關于加強養老從業人員專業隊伍建設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21〕728號 李楠楠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養老從業人員專業隊伍建設的建議”收悉。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擴大醫養結合隊伍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增強職業吸引力的建議 近年來,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壯大養老護理員隊伍。一是修訂完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修訂發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新標準放寬了養老護理員入職條件、縮短了職業技能等級的晉升時間、拓寬了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空間,有利于吸引更多勞動力投身養老服務事業。同時,新標準規定中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的,可越過五級/初級工等級,在零工作基礎上,直接申報四級/中級工等級,這有利于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養老護理員隊伍。二是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陜西、貴州等6。▍^)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三是建立養老護理員褒揚機制。在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質量評價工作中,逐步加大養老護理員與老年人的照護比例、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數等指標的權重。開展養老護理員關愛活動,加強對養老護理員先進事跡與奉獻精神的社會宣傳,讓養老護理員的勞動創造和社會價值得到尊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員隊伍正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學歷看能力”的良好氛圍。 二、關于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的建議 一是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培養培訓。自2015年起,教育部在養老服務相關領域遴選立項了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來自地方政府、行業和學校的多家試點單位在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重點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育模式和管理制度。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73號),將養老護理員納入補貼性技能培訓范圍,面向所有有意愿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培訓,確定了到2022年底前完成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的發展目標。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培訓養老護理員超過80萬人次。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民政部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將養老護理員培訓作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重要內容,所需經費從失業保險基金支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中列支,解決了“沒錢培訓”的問題。二是建立健全職業技能認定補貼制度。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2017〕164號),規定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五類人員,初次通過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可領取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激發各類培訓主體積極性,促進養老護理員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三是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鼓勵技工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護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指導技工院校加強學科建設,培養更多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支持有關高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養老服務”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同時支持高校開展涉老、養老服務相關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四是推動提升養老護理員待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相關部門核定養老服務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加大考核力度,建立與崗位、績效、職業技能等級掛鉤的考核激勵機制。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正在引導企業合理確定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建立與技能等級掛鉤的工資分配機制,推動養老服務人員工資合理增長。指導有條件的地區調查發布“養老護理員”、“健康照護師”等職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信息。五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鼓勵職業院;蛐F蠊步ㄒ慌葘嵱柣,提升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指導各地各校探索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提高實訓基地的規劃、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職業院校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三、關于擴大醫養結合服務隊伍的建議 一是加強培養培訓力度。2019年,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聯合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要求將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分別納入衛生健康和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統籌現有資源,設立一批醫養結合培訓基地,探索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學會協會與醫養結合機構協同培養培訓模式。二是支持醫務人員從事醫養結合服務。實施醫師執業地點區域注冊制度,支持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務人員進修輪訓機制,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水平。鼓勵退休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務人員享有與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同等的職稱評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等待遇,醫養結合機構沒有條件為醫務人員提供繼續教育培訓的,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統籌安排有條件的單位集中組織培訓。 下一步,民政部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力度推動養老服務人才發展,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計劃。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培訓包》,提升培訓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持續組織開展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等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二是抓緊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水平評價機制,有序放開評價市場,力爭各。▍^、市)有3-5家社會化水平評價機構。三是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中,將基礎照護、康復服務等醫養內容,作為五級、四級、三級等一線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主要內容,參考培訓學時占總學時的40%-60%,有效提升養老護理員醫養服務能力,解決醫養結合“沒人干”問題。四是圍繞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養老金融服務、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等優化專業設置,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引導擴大養老服務領域相關專業招生規模。在高職?茢U招專項工作中將養老相關專業作為重點領域予以持續推進。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7月9日 民政部對“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21〕725號 柯建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建議”收悉。您提出的關于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評價體系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教育部、人力資源保障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的建議 一是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學科。會同教育部鼓勵技工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護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指導技工院校加強學科建設,培養更多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財政部優化支出結構,積極支持高校加強養老服務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對中央高校,中央財政通過中央預算撥款體系予以統籌支持,并賦予高校較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高?山Y合實際統籌支持養老服務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對于地方高校,中央財政主要通過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予以統籌支持,并賦予地方高校較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各地可結合實際統籌支持養老服務相關學科專業建設。二是組織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73號),面向所有有意愿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培訓。大規模開展養老護理員等康養服務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康養服務人員培訓制度,大力培育康養服務企業和培訓機構,明確到2022年,培養培訓各類康養服務人員500萬人次以上,其中養老護理員200萬人次以上。三是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200萬名養老護理員、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持續發展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培訓養老護理員超過80萬人次。 二、關于建立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評價體系的建議 一是做好養老護理領域技能人才評價工作。2020年,人力資源保障部發布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健康照護師等養老護理有關新職業,加強養老護理相關職業的職業標準開發,做好養老護理領域技能人才評價工作。在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質量評價工作中,逐步加大養老護理員與老年人的照護比例、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數等指標的權重。二是推進教學標準體系建設。2017年,教育部發布高等職業學校老年健康與管理、中醫養生保健、護理等專業教學標準;發布高等職業學?祻椭委熂夹g專業和中等職業學?祻图夹g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2019年,印發《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職業院校貫徹落實國家教學標準,開設老年人健康管理事務、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心理學等課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加強實踐性教學,規定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 三、關于加大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激勵力度、提高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的建議 一是逐步構建鼓勵養老護理員從業的政策措施。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陜西、貴州等6。▍^)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逐步建立依據職業技能等級和工作年限確定護理價格的制度,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吸引力。鼓勵養老服務機構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掛鉤機制,促進養老護理員的技能等級和收入水平同步提升。二是加強養老護理員信息信用管理。建設全國養老護理員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統,匯總、共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門關于培養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從業經歷、職業信用等數據,實現養老護理員從業經歷可記錄、可查詢、可追溯,讓守信的養老護理員一路暢通,讓失信的養老護理員寸步難行。三是營造關心養老服務人才發展良好氛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員隊伍正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學歷看能力”的良好氛圍。此外,各地還將舉辦形式多樣的養老護理員宣傳展示活動,加大養老護理員感人事跡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愛養老護理員的氛圍,提高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 下一步,民政部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促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發展,為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一是繼續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計劃。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培訓包》,提升培訓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持續組織開展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等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二是抓緊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水平評價機制,有序放開評價市場,力爭各。▍^、市)有3-5家社會化水平評價機構。三是圍繞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養老金融服務、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等優化專業設置,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引導擴大養老服務領域相關專業招生規模,并在高職?茢U招專項工作中將養老相關專業作為重點領域予以持續推進,多措并舉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7月9日 民政部對“關于加強養老服務護理隊伍和能力建設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21〕703號 張智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養老服務護理隊伍和能力建設的建議”收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完善養老服務人才教育培訓、健全養老護理員培養激勵體制、健全養老服務照護等級、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進“互聯網+養老”發展具有參考作用,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完善養老服務護理專業化和職業化教育體系 一是完善養老服務學科專業布局,擴大養老服務人才培育規模。教育部辦公廳等7部門印發《關于教育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提高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的意見》(教職成廳〔2019〕3號)明確,以面向社區居民的養老服務等緊缺領域為重點,合理確定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等不同類型、層次學歷教育相關專業和職業培訓的人才培育目標、規格;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職業院校積極增設護理(老年護理方向、中醫護理方向)、老年服務與管理等社會服務產業相關專業點;每個省份要有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養老服務類專業。2019年,教育部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遴選確定了9所設置有養老類專業的職業院校,著力打造老年服務與管理、護理等10個養老服務高水平專業群。 二是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自2015年起,教育部在養老服務相關領域遴選立項了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來自地方政府、行業和學校的多家試點單位在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重點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育模式和管理制度。2020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實施包括養老護理員在內的康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面向有意愿從事養老照護工作的勞動者開展培訓,截至2020年底,已累計培訓80萬人次。 二、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培養激勵機制體制 一是暢通養老護理員職業晉升通道。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由四個增至五個,新增“一級/高級技師”等級,明確康復服務、照護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等職業技能;對申報條件進行了較大調整,增加了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大專及以上畢業生的申報條件,規定中職中專畢業生可直接申報四級/中級工。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正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學歷看能力”的良好氛圍。 二是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和崗位津補貼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貴州、陜西等6。▍^)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 三是營造關愛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此外,各地還將舉辦形式多樣的養老護理員宣傳展示活動,加大養老護理員感人事跡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愛養老護理員的氛圍。 三、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照護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要求,完善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統一開展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近年來,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印發《民政部關于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民發〔2013〕127號),并組織制定《老年人能力評估》,推動相關國家標準的立項和制定工作,初步建立了老年人能力評估政策和標準體系。 四、關于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建設。2019年,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或社區養老機構、敬老院等現有資源,內部改擴建一批社區(鄉鎮)醫養結合服務設施,為社區(鄉鎮)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醫養結合服務。 二是加強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服務指南(試行)》(國衛辦老齡發〔2020〕23號),明確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以“平等、自愿、開放”為原則,統籌資源,優勢互補,合力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截至2020年底,全國兩證齊全(指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備案,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養老機構或醫療衛生機構達到5421家,超過90%的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合作機制。 三是深化社區慢病管理醫防融合。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依托家庭醫生團隊,衛生健康部門組建了包括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等在內的基層醫防融合管理基本單元,積極發揮上級醫療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作用,建立上下聯動、雙向轉診和會診通道,銜接基層慢病藥物的配備使用,不斷提升社區慢病管理和服務能力。 五、關于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 一是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工業和信息化部自2021年1月起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推進首批158個互聯網網站和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對老年人關心的字體大小、段落行距、驗證碼操作、禁止廣告插件和誘導類按鍵等5大類27項問題作出明確要求,著力解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互聯網網站和手機APP時遇到的困難。 二是開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與服務推廣應用。2018年和2020年,在企業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制定發布了兩版《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遴選出一鍵呼設備、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居家健康養老、互聯網健康咨詢、養老機構信息化等118項產品和120項服務,促進優質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推廣應用,為老年人采購選型提供參考。 三是加強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民政部依托“金民工程”,結合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的推廣應用,及時采集各地老年人津補貼相關數據信息,形成基本數據集。指導各地民政部門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部門的相關數據信息互聯互通,推進基本數據共享,推動技術對接、數據匯聚和多場景使用,讓老年人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下一步,民政部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養老服務的各項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吸納您提出的意見建議,加快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是會同教育部優化養老服務專業設置,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引導擴大養老服務領域相關專業招生規模。二是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實施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持續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專業護理水平,暢通職業晉升通道,營造關心關愛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三是會同衛生健康委推動養老服務與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有效銜接,進一步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四是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抓好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落實,持續組織編制《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提升養老服務整體水平。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7月8日 民政部對“關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的提案”的答復 民函〔2021〕817號 陳遠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的提案》收悉。其中,關于健全國家相關規劃、加大專業培養培訓力度、建立養老護理員激勵保障機制、完善綜合監管制度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很有參考意義,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制定國家相關規劃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3號)和《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文件中,都對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具體措施要求。目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衛生健康委正牽頭編制“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聚焦深化養老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基礎性、兜底性、普惠性,不斷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印發實施后,將指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我國養老服務高質量快速發展,為廣大老年人安享美好幸福晚年提供政策保障。 二、關于加大專業培養培訓力度 (一)增設養老護理專業和課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中設置了護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2020年增設健康與社會照護專業,鼓勵技工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教育部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培養體系,主動適應養老服務領域發展新要求,鼓勵院校根據醫養結合、心理健康等產業發展新崗位、新需求,靈活設置專業方向。支持有關高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養老服務”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同時,支持高校開展涉老、養老服務相關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還啟動實施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遴選確定了9所設置有養老類專業的職業院校,著力打造老年服務與管理、護理等10個養老服務高水平專業群。2020年,國務院學位辦組織編寫并出版《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進一步優化研究生課程設置,強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等方面的課程設置與教學。 (二)加大培訓力度!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52號)提出,提高人才要素供給能力,推動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加強養老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和創業培訓,深化校企合作,推行養老“職業培訓包”和“工學一體化”培訓模式。民政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實施了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面向所有有意愿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培訓,健全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工作體系,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培訓養老護理員超過80萬人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充分利用現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實訓基地,在全國建成10個以上國家級(康養)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三、關于建立養老護理員激勵保障機制 (一)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陜西、貴州等6省區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 (二)逐步構建鼓勵養老護理員從業的政策措施。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積極推進事業性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實施績效工資制度,體現多勞多得原則,發揮績效工資分配激勵導向作用。對于企業招用的養老服務相關人員,指導各地貫徹落實最低工資制度,定期發布工資指導線,引導企業工資分配向一線職工、艱苦崗位職工傾斜。指導有條件的地區調查發布養老護理員等職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信息,為勞動者和企業協商確定工資水平提升信息指引。鼓勵養老服務機構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掛鉤機制,促進養老護理員的技能等級和收入水平同步提升。 (三)營造關愛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此外,各地還將舉辦形式多樣的養老護理員宣傳展示活動,加大養老護理員感人事跡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愛養老護理員的良好氛圍。 四、關于完善綜合監管制度 (一)多措并舉完善綜合監管措施。推動國務院出臺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政策,頒布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管理辦法、養老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及質量信息公開標準指引,修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制定《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印發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指導意見,發布養老機構服務滿意度等三項行業標準。實現“金民工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上線運行,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實現大數據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制定《養老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和《養老服務質量信息公開標準指引》,指導地方民政部門開展養老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和服務質量信息公開。 (二)加強養老護理員信息和信用管理。匯總、共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門關于培養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從業經歷、職業信用等數據,實現養老護理員從業經歷可記錄、可查詢、可追溯,讓守信的養老護理員一路暢通,讓失信的養老護理員寸步難行。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力度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培訓包》,提升培訓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持續組織開展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等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二是指導推動各地以宣傳貫徹《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為抓手,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試點示范工作,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價制度,為政府管理養老機構、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廣大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提供權威、科學、可信的標準規范與評價體系。三是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推動形成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構建政府主導、機構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管格局。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8月27日 民政部對“關于加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隊伍建設的提案”的答復 民函〔2021〕795號 花亞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隊伍建設的提案》收悉。您的提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出發,對加強老年人能力評估人員隊伍建設、提升養老服務供給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經商教育部、衛生健康委、醫保局,并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意見,現答復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要求,完善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統一開展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民政部、醫保局在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聯合印發《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試行)》,推動解決重復評估、評估結果不一致等問題。民政部印發《民政部關于推進養老服務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民發〔2013〕127號),并組織制定《老年人能力評估》行業標準,指導各地依托大中專院校、示范養老機構,加快培養評估專業人才,初步建立老年人能力評估制度體系。教育部積極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社會化機制遴選發布老年護理服務需求評估、老年照護等447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布《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設置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康復保健等專業,明確技工院校培養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職業能力和主要教學內容,并在去年會同相關部門發布“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職業,提高從業人員社會認同度,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目前,“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尚未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印發《關于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8號),指導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開展護理需求評估工作,并根據評估結構提供護理服務。醫保局積極指導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通過委托第三方或組建專家委員會開展評估,并公示評估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各地民政等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因地制宜推動建立統一的相關運行標準和管理辦法,規范和加強老年人能力評估隊伍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北京市印發《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實施辦法(試行)》(京民養老發〔2019〕42號)和《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工作指引》(京民養老發〔2020〕17號),要求評估人員應具有養老服務、照護服務、康復照料等兩年以上工作經歷之一,或者具有醫學、護理學學歷背景之一,并組織區民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的評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考試。上海市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建設意見的通知》(滬府辦〔2016〕104號)和《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標準(試行)》,將評估人員按照專業技術背景,分為A、B兩類。A類評估員指具有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或社會工作等實際工作經驗,且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B類評估員指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所有評估人員須經全市統一培訓合格后,才能開展評估工作。 正如您在提案里指出的,在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隊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人員總體數量不足、專業建設需要加強、職業資格認定有待開展、相關標準需要完善和整合等問題。下一步,民政部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相關要求,以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會同有關部門加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隊伍建設。 一是研究制定老年人能力評估國家標準,健全完善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機制,評估結果將作為享受基本養老服務具體項目和標準的主要依據。 二是強化技工院校養老服務專業設置和規劃,根據國家職業分類及職業資格更新調整情況、動態調整專業目錄,指導技工院校推進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建設,為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三是探索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積極組織新職業評價機構的征集遴選,穩妥推進老年人能力評估從業人員社會化評價。指導經備案的評價機構根據職業特點,探索多元化評價方式。對評價認定合格的人員,由評價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制作并頒發證書,并納入人才統計范圍。 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8月12日 民政部對“關于加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提案”的答復 民函〔2021〕820號 李萍等13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提案》收悉。其中,關于完善養老服務學科專業布局、提升養老服務職業吸引力等建議針對性強,對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民政部將認真研究吸納。經商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高等院校養老服務專業建設 (一)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教育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教育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提高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的意見》(教職成廳〔2019〕3號),明確以面向社區居民的養老服務等緊缺領域為重點,合理確定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等不同類型、層次學歷教育相關專業和職業培訓的人才培育目標、規格;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職業院校積極增設護理(老年護理方向、中醫護理方向)、老年服務與管理等社會服務產業相關專業點;每個省份要有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養老服務類專業。 (二)優化養老服務學科專業設置。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設置管理辦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管理辦法。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培養體系,主動適應養老服務領域發展新要求,鼓勵院校根據醫養結合、心理健康等產業發展新崗位、新需求,靈活設置專業方向。支持有關高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養老服務”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同時,支持高校開展涉老、養老服務相關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還啟動實施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遴選確定了9所設置有養老類專業的職業院校,著力打造老年服務與管理、護理等10個養老服務高水平專業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中設置了護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2020年增設了健康與社會照護專業,鼓勵技工院校開設相關專業。 (三)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自2015年起,教育部在養老服務相關領域遴選立項了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來自地方政府、行業和學校的多家試點單位在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重點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育模式和管理制度。2020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實施包括養老護理員在內的康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面向有意愿從事養老照護工作的勞動者開展培訓,截至2020年底已累計培訓80萬人次。 二、關于提升養老服務職業吸引力 (一)暢通養老護理員職業晉升通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發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由四個增至五個,新增“一級/高級技師”等級,明確康復服務、照護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等職業技能;對申報條件進行了較大調整,增加了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大專及以上畢業生的申報條件,規定中職中專畢業生可直接申報四級/中級工。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正逐步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學歷看能力”的良好態勢。 (二)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和崗位津補貼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北京、河北、遼寧、江蘇、山東、貴州等6。ㄊ校┙⒘损B老護理員省級入職補貼制度,太原、沈陽、大連等34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入職補貼制度;內蒙古、江蘇、山東、廣西、陜西、貴州等6省區建立了養老護理員省級崗位補貼制度,太原、丹東、吉安等26個城市建立了市級崗位補貼制度。 (三)營造關愛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2021年,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這是養老服務領域競賽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此外,各地還將舉辦形式多樣的養老護理員宣傳展示活動,加大養老護理員感人事跡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愛養老護理員的氛圍。 三、關于拓展養老服務人才職業發展空間 (一)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評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人社部發〔2019〕90號),明確養老護理員可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實現技能提升。教育部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創新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遴選發布300個培訓評價組織的447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包括老年照護、失智老年人照護等養老服務與管理方面證書。 (二)加強醫養康養人才隊伍建設。經國務院同意,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將養老護理員培訓作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重要內容。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73號),確定了到2022年底前完成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的發展目標,為推動醫養康養工作發展打牢人才根基。 (三)引導物業、家政等服務人員參與養老服務。住房城鄉建設部、民政部、衛生健康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建房〔2020〕92號),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開展2019-2020年家政培訓提升行動的通知》(發改辦社會〔2019〕769號),面向有意愿提升技能等級的家政服務員重點開展養老護理領域崗位技能培訓。 下一步,民政部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養老服務的各項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吸納你們提出的意見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會同教育部優化養老服務專業設置,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引導擴大養老服務領域相關專業招生規模,推進養老服務與管理、老年生活照料、老年醫療護理、老年心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教育體系建設。二是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實施好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訓促建;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研究制定《養老護理員培訓包》,提升培訓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持續組織開展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等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提升專業技能水平。 感謝你們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21年8月27日 |
安徽安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國內院區護理、社區護理、居家護理、康養護理市場, 專注于一對一居家照護、住院護理、術后護理、夜間陪護、母嬰護理、鐘點護理和護理培訓等服務,以憂質而龐大的護工隊伍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為依托,滿足全人群尤其是老年群體的照護需求, 專業提供護理培訓和護理服務以及名醫科普的科技型健康服務公司。